一、离婚夫妻孩子抚养费给到孩子多大止
在完成离异之后,未直接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监护抚养的一方,需要承担起抚养费用至子女成年满十八岁为止。然而,若子女已经成年,且年龄在十六岁至十八岁之间,并且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收入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,且这些劳动收入还能维持该地区的一般生活水准的话,那么父母就有权利终止向子女提供抚养费用了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六十七条
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,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,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。
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,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,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。
二、离婚后一方拒付孩子抚养费怎么办
若离婚后一方拒付孩子抚养费,另一方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。首先,可与对方协商,要求其履行支付义务,明确支付金额、时间等细节。若协商不成,可向法院提起诉讼。起诉时需准备相关证据,如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、孩子的相关费用支出凭证等。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决,要求拒付方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。若对方仍不执行判决,胜诉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法院会采取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等措施,以确保抚养费的支付。同时,拒付方可能会面临信用记录受损等后果。总之,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。
三、离婚后夫妻财产分割如何避免纠纷
离婚后避免夫妻财产分割纠纷,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。首先,明确财产范围,梳理婚后双方的收入、房产、车辆等财产,避免遗漏。其次,签订书面财产分割协议,明确各方财产归属、分割方式等,协议需双方自愿签署且不违反法律规定。再者,保留财产相关证据,如购房合同、转账记录等,以备后续可能的争议证明。若涉及房产等不动产,及时办理过户手续,确保财产归属清晰。同时,对于一些特殊财产,如知识产权收益等,要明确其具体分割方式。若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财产分割问题,可寻求法院调解或判决,但诉讼过程可能较为复杂和耗时。总之,提前做好准备、明确约定、保留证据,能有效避免离婚后夫妻财产分割纠纷。
离婚后,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抚养费一般给到子女年满十八周岁为止。但如果子女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,能够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,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,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。